常常聽到老年人最怕摔,年紀大了還真的是摔不得,因為骨質已經悄悄在流失了,一不小心很容易就造成骨折發生!人體骨骼密度在20到30歲左右,是屬於巔峰的狀態,骨骼較能承受一些外在力量的衝擊,要注意的是進入40歲後,就是骨質會漸漸流失的開始,過了中年更可能會大幅地降低骨質密度,尤其是停經婦女,因為賀爾蒙的減少,使得骨質流失的速度更快,所以要加強骨骼保養,讓骨質疏鬆遠離我們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趁年輕時將骨本存好,到老就能多一份安心。
常見的骨密度測量,其數據是與健康年輕人的骨密度做比較,會以T評分(T-Score)來呈現,若T評分小於0,會以負值呈現,負值越大則表示骨質密度越低。
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骨質密度的分級方式 |
|
T評分 |
代表意義 |
+1至-1之間 |
正常 |
-1至-2.5之間 |
骨量減少 |
<-2.5 |
骨質疏鬆症 |
<-2.5,且曾發生與骨鬆相關之骨折 |
嚴重的骨質疏鬆症 |
平常要如何保養骨骼,請記住以下幾點
1. 飲食要營養且均衡,攝取足夠的維生素、銅、錳、鋅等微量元素,可避免骨質流失。
2. 多喝牛奶、優酪乳及高鈣奶粉,補充富含高鈣豆製品、黑芝麻及深綠色蔬菜;多吃小魚乾、扁魚干、櫻花蝦等高鈣食物。
3. 使用鈣質補充劑,建議可選擇吸收好、不易造成結石的檸檬酸鈣,且優先挑選具有健康食品字號的產品。
4. 每天至少曬太陽10-15分鐘,幫助體內維生素D合成,促進鈣質吸收。
5. 搭配荷重運動及簡單健身、慢跑等等,增加骨密度以及肌肉強度,強化體魄,提升身體的協調與平衡,降低摔倒而造成骨折的風險。
6. 避免抽菸、酗酒、熬夜等生活形態,以及不要過量的攝取咖啡、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