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悶熱的夜晚,卻聽見救護車令人緊張的鳴笛聲,原來是隔壁張爺爺因為跟家人爭吵後出現胸悶喘不過氣不支倒地,好險家人即時發現趕緊叫了救護車。經了解才知道因張爺爺有心臟病史以及高血壓,爭吵後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升高,又加上炎熱夏天心火容易旺盛,導致心臟病發作。大家都知道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,但卻容易忽略夏天也是存在風險的,因天氣炎熱汗流量大,需要注意補充水分,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,還需注意早晚溫差造成的身體不適,保持睡眠足夠讓身體充分休息。
從中醫角度看患有三高的族群大多數屬於痰濕體質或血瘀體質。
所謂痰濕體質多為肥胖體質,舌苔黏膩,身體代謝率較弱,常見于:
- 肥胖症:所謂「肥人多痰濕」,痰濕者易發胖。
- 糖尿病:在《內經》中提到「甘美肥胖,易患消渴」,肥胖患者多伴有糖尿病。
- 高血壓:多半有胸悶眩暈、食慾不振、身體浮腫症狀的高血壓。
- 高血脂:體內多痰濕會影響血液黏稠度,導致高血脂。
- 冠心病:因痰濕易蒙蔽心神引發冠心病。
- 脂肪肝:長期飲酒、外食、愛吃高熱量(如油炸、肥肉、甜食)、熬夜應酬引起的脂肪肝,多與痰濕體質有關。
所謂血瘀體質多為氣血不暢體質,主要由於血脈瘀滯不暢或阻塞不通所引起。常見于:
- 冠心病:中醫提到「心痺者脈不通」,冠心病病人多見于血瘀體質。
- 中 風:氣虛血瘀、血脈不暢易引起缺血性中風。
- 肝硬化:因肝藏血、有儲藏血液、調節血流量的作用,若長期血行不暢、脈絡瘀滯的話就會演變為肝炎或肝硬化。
夏季日常保健
- 飲食方面多喝水、多攝取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食物,降低鈉鹽攝取量,少吃辛辣重口味,避免飲酒過量。
- 即便天氣炎熱也盡量避免長時間吹冷氣,適當排汗可排出體內濕氣。
- 適度運動,可利用瑜珈、太極、散步來增加新陳代謝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