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23.png

根據衛福部統計:「107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,死亡率依序為(1)惡性腫瘤 (癌症 )(2)心臟疾病  (3)肺炎 (4)腦血管疾病 (5)糖尿病 (6)事故傷害 (7)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(8)高血壓性疾病(9)腎炎、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(10)慢性肝病及硬化 。若以年齡觀察,1至24歲死因以事故傷害居首位;25至44歲死因以癌症、自殺居前二位;45歲以上死因屬慢性疾病之癌症、心臟疾病居前二位。」可見中老年人加強預防心血管疾病是國人保健的重要課題。<<本文於108/07/02更新最新統計數據>>

 

中醫的五臟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的合稱)職能各有所司,但心臟的生理功能起著主宰作用,心的主要生理功能:一、心主血脈:如果血液衰少,則血脈空虛,脈道不利,則血行不暢,而導致血瘀;二、心主神志:是指人的精神、意識、思維活動由心所主;現代醫學則指出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)飲食不當、肥胖、缺乏運動皆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。

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出自黃帝內經,也是醫者經常奉行的養生之道,春季主生長,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旺盛,帶動氣血循環,使五臟之氣與春氣協調,夏季應保持心情愉悅,使氣機調控順暢,運用苦味養心,使心火不會太過且充分利用陽氣養心,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,提醒家中的長輩,心血管疾病的預防,建議從春夏開始,提早做預防。

平日心血管疾病的養生原則:

一.飲食採取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、戒菸及高纖蔬果:

儘量以燉煮、清蒸為烹調的方式,含糖飲料及空熱量食物:如可樂、汽水、洋芋片、巧克力,甜點及動物的內臟大部份膽固醇含量高,食用要有限度,戒菸及減少鹽份的攝取,食用高纖的燕麥食物及蔬果:如甘藍菜、花椰菜、柑橘類的蔬果,提高機體足夠的帶氧量且維持正常的血脂肪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
二.配合運動:

每星期至少有三次且三十分鐘以上的運動:如走路、游泳、打球、體操、騎自行車。

三.適用的營養補充品及中藥:

如Q10、維生素A、C、E及B群、納豆、三七、丹參、川芎、紅景天及方劑天王補心丸等適量做為保健的參考。

四.保持心情愉悅:

中醫的觀點「情志為病」,情志與五臟的生理活動有密切關係,情志的調控:喜、怒、懮思、悲、恐驚分屬不同的臟腑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正常的情況下,喜則心情調暢,氣血和調,對機體是良性的刺激,反之暴喜或喜樂過度則耗傷心神。

arrow
arrow

    likangbiot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